哈爾濱鐵路局 |
|
哈爾濱鐵路局1903年至1935年為中東鐵路和民國鐵路時期;1935年至1945年為偽滿鐵路時期;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哈爾濱鐵路真正回到中國人民的手中,1946年至今為人民鐵路時期。1946年1月、10月和12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西滿鐵路管理局(后改為齊齊哈爾鐵路局,1983年10月1日撤銷,并入哈爾濱鐵路局)、牡丹江鐵路管理局(1948年撤銷,并入哈爾濱鐵路局)、哈爾濱鐵路管理局先后成立,成為新中國最早建立的人民鐵路局。 哈爾濱鐵路局管轄線路覆蓋黑龍江省全境和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營業里程6854公里。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滿洲里口岸和位居第三位的綏芬河口岸,分別與俄羅斯后貝加爾鐵路、遠東鐵路接軌。全局年貨物發送量超2億噸,以煤炭、糧食、石油、木材、礦建五大品類為主;年旅客發送量超1億人。管轄線路覆蓋黑龍江省全境,兼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有干線、支線和聯絡線68條,營業里程6575.6公里,其中黑龍江省境內4840.1公里、內蒙古自治區境內1735.5公里。濱綏線東端的綏芬河站和濱洲線西端的滿洲里站,分別與俄羅斯遠東鐵路、后貝加爾鐵路接軌。 哈爾濱鐵路局簡稱“哈局”。位于全國路網的東北端。管轄范圍地理坐標北緯43°53‘(斗溝子站外)至北緯52°58’(漠河縣站,全路最北的車站),東經117°40‘(滿洲里站外國境線)至東經133°6’(前進鎮站,全路最東端的車站)。全年管內最高氣溫37.4℃(齊齊哈爾),最低氣溫-40.7℃(北極村),年均氣溫3.81℃,年均降水447.1毫米。 哈爾濱鐵路局管轄線路南端在5條鐵路的分界點(京哈線1172.000公里處的蘭棱站、平齊線450.000公里處的泰來站、通讓線335.000公里處的立志站、拉濱線120.955公里處的五常站和圖佳線146.224公里處的斗溝子站)與沈陽鐵路局管轄線路銜接。線路總延展長度12478.0公里,其中正線延展長度8923.2公里。道口1760個,其中有人看守道口157個。道岔11809組。橋梁1840座95176.0延長米。隧道41座32264延長米。機車配屬1086臺,其中內燃機車1046臺,電力機車40臺,動車組61輛。客車配屬年末實有數3310輛。路局管轄車站446個,其中特等站4個、一等站20個、二等站16個、三等站76個,部級編組站4個。主要信號設備有:電氣集中車站463個,非電氣集中車站1個,自動閉塞線路1698.6公里,半自動閉塞4980.8公里。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84634萬元,其中鐵道部投資完成137802萬元,完成鐵道部計劃的102.2%;更新改造投資完成90357萬元,其中運輸設備更新改造完成84243萬元,完成計劃的99.9%;大修支出165617萬元。 哈爾濱鐵路局機關行政設27個處室,其中列入機關限額內編制的22個,列入限額外編制的5。附屬機構32個,派出機構6個(包括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海拉爾鐵路辦事處),學協會2個,局直屬機構20個。 |